我發現很多朋友都不是沒有興趣玩信用卡點數,而是不知道玩點數有什麼好處,但我覺得如果可以善用信用卡點數的話,就能夠替提升更多旅遊品質與樂趣。
「你手上拿的這張信用卡好像大家都很推,朋友一直告訴我點數回饋很好一直叫我辦,但是我根本不知道點數可以拿來怎麼用所以一直遲遲沒有辦。」 最近認識的新朋友跟我吃飯時這麼說。在吃飯的過程中,我幫他解構了他的個性,消費與旅遊習慣以及大概解釋信用卡點數兌換的世界觀後,似乎為他心中的疑問找到了答案,飯後他說,覺得開始有點興趣想來研究這門學問了。
所以我希望可以用這篇文章介紹下面幾點,說明大家最常問我的問題,希望想踏入點數世界的你讀完之後能找到一點答案。
- 為什麼要玩信用卡點數?
- 我想來辦信用卡,哪一張信用卡比較好?
- 信用卡年費迷思
- 現金折抵 vs. 點數換票?
- 等等,為什麼ANA可以換長榮的機票?
- 用點數換經濟艙還是商務艙,哪一種比較划算?
- 收入要賺到多少才能開始玩點數?
文章目錄
為什麼要玩信用卡點數?
以前在美國研究所時期搭國際班機從羅徹斯特(Rochester)飛紐約(New York),轉安克拉治(Anchorage)到台灣時(全程加上轉機時間超過20小時),就算努力地在很接近上飛機前洗了澡和吃了飯,但通常等到了紐約轉機時,我覺得頭已經慢慢開始又油又臭又餓,除此之外還要在機場渡過漫長沒有網路的時刻,更不用說下飛機後漫長的等待行李與為期兩週的時差,一想到搭飛機這件事,就是和痛苦劃上等號。
2018年我第一次用累積兩年的點數梭哈兌換國泰商務艙平躺後,才知道原來從到機場的那一刻到下飛機的整段旅程,身心都被照顧得妥妥的,除了可以在機場貴賓室洗澡與吃飯,手機充電上網,上飛機時我的小短腿可以伸直,也可以平躺著休息。超愛睡覺的我在下飛機的那一刻的感受再也不是貞子爬出飛機,而是精神滿滿的感動,才讓我決心要好好累積信用卡點數。
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TripPlus這個網站和老狐狸的信用卡日記,上面除了有詳盡的手把手教學內容以外,還有不少的心得分享,看到小資們只要在平常生活多用點心,也能有機會實現平躺的夢想,對我而言,能夠好好休息省下的時間成本的優點遠遠大於花心思研究點數,於是我就一頭栽入了點數的世界,也才有2019辭職後的全點數商務艙環球機票旅行。
而因我而受惠的隊友遷就,自從能在貴賓室洗澡以後就回不去了,也開始一起認真集點,他還會開始抱怨美國某些能洗澡的貴賓室太爛…我都不禁想說,能給你洗澡就很不錯了,怎麼還挑呢!
我想來辦信用卡,哪一張信用卡比較好?
通常大家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先問兩個另外的問題,因為我覺得沒有一張卡是適合所有人的,當沒辦法知道要辦卡的人的需求,就算辦了卡也會覺得不好用。
一個是,你自己平常的消費習慣是什麼?
如果能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然後依照這些習慣在不同的消費刷不同加成類別的卡可以讓你事半功倍,也能讓回饋最大化,例如假設你常常外食,那這樣吃飯的時候刷了一張吃飯會給4%回饋的卡,那就比那些用1%的卡的人多了4倍的回饋,這樣久而久之下來的累積是非常驚人的!所以要先能夠知道自己平常的消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你平常花最多的地方在哪裡?
那另一個問題是,你辦信用卡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要單純現金回饋折抵帳單嗎?還是想要拿來換飯店機票?通常如果能先問自己這個問題,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的話,也就比較不會有辦錯卡的狀況發生。
信用卡年費迷思?
很多人都會有年費迷思,覺得年費很高就是不好,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思考,這些年費下的福利以及賺到的點數,是否已經遠遠大於年費的價值,如果用得上,可能很多時候還是倒賺的呢!例如有些信用卡會贈送機場貴賓室Priority Pass、旅遊中斷/取消的保險、退貨保障、食物外送服務金額折抵、Global Entry(全球入境計劃)的申請費折抵等,辦一張好卡把年費轉為生活消費之際,平時消費多想一下,可以讓生活上更有保障,累積的點數有機會讓旅遊品質提高,Why not?

現金折抵 vs. 點數換票?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信用卡的點數可以運用的層面有很多,小至一杯咖啡或帳單折抵、大到機票或飯店住宿,但為什麼大家總是喜歡拿它來換機票或飯店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每點點數的價值能夠發揮的效益,比單純直接現金折抵或是換物品要多得多。
舉例來說,今天簡單以美金兌換信用卡點數1元:100點的比例來算,我在2020年12月疫情期間回台灣的長榮經濟艙紐約來回台灣機票就要2,000美金,若以現金折抵來說,需要20萬點,但我用美版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Amex)點數轉全日空ANA里程換長榮商務艙來回台灣一共花了95,000點,加上一些稅金,我的成本幾乎是經濟艙價錢的一半,更別說商務艙價錢當時查下來要$8,000美金的天價了。
2019年我也曾運用信用卡點數開過環球商務艙票兩張以及體驗各地的飯店,花了兩個半月在10個不同的國家旅遊,當時只要有要搭飛機的時候就超期待的!之後再開一個篇幅來介紹 。

而運用點數/里程換機票的好處是彈性也大,例如我就改了航班日期好幾次,還不需要被收改日期的費用(每個航空公司規定不同,以ANA為例),那至於哪家航空的里程點數值得研究以及哪張卡值得辦,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等等,為什麼ANA可以換長榮的機票?
那我剛剛有提到,用ANA可以換到長榮的機票,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疑惑,想說我沒聽錯吧!
這背後其實是有一些學問的,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聽過,世界上三大航空聯盟,天合聯盟(Sky Team),寰宇一家(OneWorld),和星空聯盟(Star Allience),通常在同一個聯盟之內的航空都會有夥伴互惠的原則,也就是說可以用航空公司的里程來兌換夥伴航空的機票,那每家航空都有不同的兌換標準、優勢和劣勢,然後每家銀行的信用卡都有搭配的航空公司,你可以把點數轉進這些航空變成里程兌換機票。

用點數換經濟艙還是商務艙,哪一種比較划算?
這個問題我也常常被問到,其實我覺得這問題因人而異,因為與其去追求點數價值的最大化,我覺得能夠把點數花在讓你覺得最適合的地方,覺得有賺到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換經濟艙的點數價值發揮較少,不過卻能夠比較省點數,而商務艙,甚至頭等艙能讓點數的價值發揮更多,但也比較花點數。
我自己的話是覺得,搭長程旅途平躺可以省下很多我恢復體力的時間,對我來說時間成本大於這些點數的成本,所以我覺得很可以,不過我覺得可以的不一定是你覺得可以的,所以了解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再從中去規劃我覺得是比較好的選擇。
收入要賺到多少才能開始玩點數?
我開始累積點數的時候是2015年底,那時候我第一份工作的年薪大概5萬美元(大概是台灣的3-4萬一個月)。第一次換票是在2018年初,之後因為收入慢慢變高辦的卡也越來越多,累積的點數的速度也跟著加快了不少。由此可見累計點數跟收入有關係但其實沒有絕對關係,只有累計時間的長度問題,所以小資如果可以確定每個月能繳清卡費的狀況下,就能放心地慢慢從手邊的小卡開始存點數,總有一天也能換到商務艙的!
我準備好了加入點數世界了?修但幾勒!
你可能已經迫不及待想開始直接辦卡累積點數,但點數的世界也有他的遊戲規則與限制的地方,而適不適合進入這場遊戲,跟個性、旅遊與消費習慣以及目標都有非常大的關係,為了避免大家盲目的就被推坑,可以參考我寫的另外兩篇文章:

新手必讀
希望大家都能有辦卡的基本概念以及做對自己最好的運用。